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美食 > 正文

韩国节目看重庆美食,韩国节目看重庆美食***

  1. 韩国人为什么要到重庆祭拜明玉珍?

韩国人为什么要到重庆祭拜明玉珍

明玉珍在22岁时参加徐寿辉领导的徐宋红巾军,任统军元帅。后奉命领兵西征,由巫峡入蜀,占领重庆。接着,明玉珍派兵四出讨伐,彻底击败川内元朝官军,基本上平定了川蜀。至正二十年(1360年)徐寿辉死,陈友谅自立为帝,明玉珍不服,不与相通。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十月,明玉珍于重庆即国王位,自立为陇蜀王。天统元年正月一日(1363年1月16日)称帝,建都重庆,国号大夏,年号天统,仿周制,设六卿,立妻彭氏为皇后,立***为太子,立太庙。

其官制设六卿,分属地为八道,颁布历法为先天历,奉弥勒教为国教,并铸铜钱流通。天统四年二月六日(1366年3月17日),明玉珍病逝,葬于重庆江北宝盖山,名为叡陵,庙号太祖,谥号钦文昭武皇帝。由子***继位。

明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遣使劝降,***不从。洪武四年(1371年)春,朱元璋遣汤和、廖永忠、傅友德等领兵征蜀,夏军败溃。六月,明兵抵重庆,***出降,夏亡。次年***被朱元璋流放到朝鲜半岛,现今北朝鲜有明氏后裔两万多人,韩国有四万多人,而在中国境内的后人多改为甘姓。

韩国节目看重庆美食,韩国节目看重庆美食视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玉珍这个人名气不是很大,所以很多人并不认识。他和朱元璋是一个时期的,曾经也是起义军的一个首领,后来就建立了大夏。在当时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明玉珍就在湖北招募了起义军,并且投靠了当时的徐寿辉。徐寿辉被陈友谅杀死之后之后,明玉珍不愿与他为伍就带领自己的军队去了蜀中称王。

明玉珍这个人很有自知之明,他深知自己能力不够所以只是安心收好自己的那一片领土,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还获得了当时朝廷的认可。

后来,明玉珍去世之后朱元璋却夺回了这片领土,并且找了个理由把他的后代发配到高丽,也就是现在的韩国。

韩国节目看重庆美食,韩国节目看重庆美食视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重庆一家工厂在上世纪修建厂房的时候在地底下发现了一座陵墓,经过文物专家的调查研究之后认定这是历史上大夏地区的皇帝明玉珍的陵墓。这也就是现在发现了明玉珍的陵墓之后韩国人前来祭拜的原因了。


熟悉明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起兵之初实力相当弱小,而在他兼并群雄、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曾遭遇过数位强劲的对手,稍微应对不慎,便不会有明朝的出现。在这些对手当中,明玉珍的实力十分雄厚,堪称朱元璋的劲敌。那么,明玉珍是何许人也?他的实力究竟有多强?为何很多韩国人都跑到重庆来祭拜他?

明玉珍,元末湖广行省随州人,虽然出身农家子弟,但自幼胸怀大志,喜欢抱打不平,因此深受乡党们的敬佩。与此同时,明玉珍还是个天生异相的奇男子,不仅身长八尺、体型魁伟,而且每个眼睛里都有两个瞳孔,似乎天生就是一个要做大人物的料儿(“身长八尺余,目重瞳子,素有大志。”见《明史·明玉珍传》)。

韩国节目看重庆美食,韩国节目看重庆美食视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元末天下大乱,豪杰纷纷聚众起事,湖北红巾军领袖徐寿辉也在蕲水起兵,并派军四处攻略。明玉珍为保卫家乡,便集结乡兵千余人屯驻在青山,结栅以自固。至正十三年(1353年)冬,徐寿辉僭号称帝,建立天完***,随后便以屠城相要挟,派人招降明玉珍。为避免家乡遭到摧毁,明玉珍被迫归顺徐寿辉,在权臣倪文俊手下效力。

明玉珍虽然是农家子弟,但在军事方面却是无师自通,每次率军作战时,都能克敌制胜,因此备受倪文俊的欣赏。至正十七年(1357年),因为湖北等地连年遭受洪涝灾害、军粮不济,所以明玉珍便奉倪文俊之命朔长江而上,到三峡一带筹集粮草,并因功晋升为统兵都元帅。在此期间,明玉珍曾被元将哈麻秃射瞎右眼,由此得了个“明眼子”的绰号。

明玉珍完成筹粮任务后,本打算率军回返沔阳,但就在此时,重庆义兵元帅杨汉的部众五千人前来投奔(杨汉此时已被四川行省右丞完者都***),并以重庆防备空虚、蜀中内耗不已为由,建议明玉珍顺流而上攻取重庆、进图四川。明玉珍踌躇再三,最终在部将戴寿的鼓励下,同意向川、渝进军。

果不其然,明玉珍率军入渝后连战连捷,很快便攻占重庆,并生擒昔日仇敌哈麻。攻取重庆后,明玉珍继续率军西进,在接***败青巾军首领李喜喜、四川行省右丞完者都、平章朗革歹、参政赵资等人后,顺利地攻取整个四川。此后,明玉珍派部将攻略贵州云南等地,而自己则率主力回返重庆。

明玉珍之所以急着回重庆,无非是因为天完***内部发生大变动。原来,就在明玉珍攻占重庆后不久,倪文俊图谋弑杀徐寿辉称帝未果,遂仓皇逃奔黄州依靠部将陈友谅,结果却被后者所害。陈友谅杀死倪文俊后,吞并他的部众并威逼徐寿辉将军政大权交给他掌管。至正二十年(1360年),陈友谅弑杀徐寿辉,并自立为汉帝,史称陈汉。

明玉珍、陈友谅虽然同在倪文俊手下效力,但由于性格迥异,相互间的关系很差,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程度。所以,当陈友谅弑君自立的消息传到蜀中后,明玉珍因耻于向他称臣,遂在境内自称陇蜀王,并派重兵驻守三峡一带,以防止陈友谅派兵入侵。两年后(1362年),明玉珍在大谋士刘桢等人的推戴下,在重庆自立为帝,国号大夏,史称明夏。

为了巩固新生的帝国,明玉珍将境内划分为八道,并派廉洁能干的官员治理,并广设学校、开科取士,最大限度的吸收蜀中精英为其效力。与此同时,明玉珍还在刘桢的建议下,***取安集流民、宽徭薄赋的政策,由此使得蜀中日趋繁荣稳定,***深得民心。随着明夏帝国的稳固和发展,其对朱元璋集团逐渐构成威胁,好在双方并未直接接壤,所以短时间内并没有兵戎相见

然而,就在明夏帝国逐渐走向稳定、繁荣之际,死神却将魔爪伸向明玉珍。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二月,在位仅4年的明玉珍驾崩,终年才38岁,帝位由年仅10岁的长子***继承。由于***年纪太小,根本无法治国理政,所以朝政便由其母彭太后执掌。然而,由于彭太后生性仁柔,难以驾驭权臣万胜、张文炳、吴友仁等人,遂导致皇权旁落、党争激烈,而明夏的国力也由此一落千丈。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派大将汤和、廖永忠、傅友德等人进攻明夏,彭太后自知大势已去,便只能率***君臣出降。至此,立国仅9年时间的明夏帝国覆亡。***投降后,被朱元璋送到属国高丽(后改名为朝鲜)定居,并受到历任国王的厚待,获赐食邑、邸宅和大量的奴婢。

***定居朝鲜后,娶总郎尹熙王之女为妻,并繁衍子孙后代至今(***家族进入高丽后的情况,详见于郑麟趾编撰的《高丽史》)。有数据统计,明玉珍的后人绝大多数都分布在韩国境内,人数多达4万余人。每年12月,在韩国的大量明氏后人都要到重庆祭祖,在当地也算是一大盛景了

史料来源:《明史》、《高丽史》、《朝鲜李朝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