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粳糯米1.5斤、四川大竹甜酒曲一颗、凉开水约1斤,冷水适量。
做法:
1 称好一斤半的糯米(最好用粳糯米)。
2 淘一遍后用冷水浸泡,夏天泡3小时左右,冬天泡5小时左右,用手指能掐碎即可。
3 泡好后,滤去水。
4 蒸屉铺上无油无盐的屉布,放入泡好的糯米。
5 插上几个洞以便透气,隔水蒸25分钟左右,米熟无硬芯.
6 这是蒸好的糯米。
7 将蒸熟的糯米倒入无油无盐的容器,摊开,倒入凉开水(一定要是凉开水),用手将米粒散开。然后自然冷却到30度以下,用手摸着不热,跟手的温度一样。
8 取出四川大竹甜酒曲,因为是纯天然植物手工制作,有大有小,大的配3斤米,小的配2斤米。
9 将酒曲碾成末。
10按比例将酒曲混入糯米饭中(留出一点酒曲备用),用上下翻的手法拌匀。
11将糯米饭松散的装入容器,轻轻压平表面。
12 中间插一个洞。
13 在洞的边缘,洒上刚才留出的酒曲。
14 盖上盖子。夏天温度在30度左右可直接放在室内不用包裹,1-2天就可做好。
15冬天室温较低,容器需要放在纸盒箱里,用棉被包裹起来,2-3天可以做好。
16糯米饭浮起来,闻起来有酒香,吃起来是甜的洞中间有酒汁,即发酵成功了。做好后放在冰箱冷藏保存,盛取醪糟时要用无油无盐干净的勺子
1、食材:糯米100克左右,红枣10颗,葡萄干一把,红糖适量。
2、首先糯米淘洗干净,加清水浸泡一夜。
3、红枣洗干净表面灰尘,用剪刀剪成条状,去掉核,葡萄干洗干净,备用。
4、糯米浸泡好后,再淘洗一遍,滤掉水,备用。
5、装碗:找个耐高温的碗,底部铺一层红枣和葡萄干。
6、接着放一层糯米,大概一指厚。
7、最后在糯米上面,铺一层红糖。
8、接着按照同样顺序,再叠放一次,即再次分别放一层红枣葡萄干、一层糯米、一层红糖。
9、最后往碗里加水,水刚好没过糯米就可以了。
10、装好后放入蒸锅,水开后蒸40分钟,出锅后拿个盘子将碗倒扣,拿掉碗,就可以吃了。
醪糟大约是最原始的酿酒方法。蠕米蒸熟,加进曲子,不几天会生出白毛:透出阵阵酒香。
烧醪糟用红泥小火炉,风葫芦吹得火苗直窜,坐上紫铜炒勺,舀一勺发好的米胚,加水,烧得开几个滚,加白糖,“甩”进鸡蛋穗,眨眼间,只见满锅都是淡黄的桂花。舀一匙,甘醇微熏。天寒时来一碗,暖透了人心肠。
四川醪糟是用酒曲发酵做引子做的一种低度甜酒。其做法是用泡发5小时左右后的糯米,清洗干净后放入甑锅蒸熟,不能留有硬心,然后再将准备好的酒曲碾成碎末,放入晾到30度左右的糯米饭中,注意糯米饭不能成团要散开。将酒曲拌匀,糯米饭抹平中间掏个洞,常温下放置48小时左右,酸甜可口的醪糟就做好了。
醪糟的酒曲,如今有了工业产品。但是和传统的手工产品相比,做出的醪糟有着显著的味道差别,手工酒曲做出来的更醇香甘甜。所以,目前还有很多地区坚持人工做曲,在信阳卖到35元每斤。
人工酒曲做法不很难,一般的看下就会做。
第一步,秋季去野外***来一种叫做辣蓼的野草。不要小看这种野草,在我国还没引进辣椒的古时候,人们就用它当辣椒用。
第二步,***回辣蓼后,洗干净晾干。、
第三步,把辣蓼放入地臼里捣碎,拣去草梗,按辣蓼与米粉0.5:99.5的比例,混和成面团,再分剂子搓成鸽子蛋大小的团。
第四步,把搓好的小面团放到酒曲粉上滚几道,沾满曲粉。
第五步,把滚满曲粉的小面团摆放到纸箱子里,下面和上面都放上辣蓼。
第六步,一天后开始长菌丝,等到长满一层白毛,拿出来晒干,就是酒曲了,放在干燥的地方储存起来。
跟醪糟一样的花是含笑花,也叫含笑梅,四川人俗称的醪糟花,花开后有醪糟香味的。盆含笑每年的4月,当花盆里的含笑梅绽开第一朵白色小花沁出第一缕清香的时候,客厅的空气里就飘拂着含笑梅若有若无的香气,这香味有时浓郁有时清淡,要持续几个月之久。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zhaojin.com/post/8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