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蒸饵丝,时间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当时在曲靖市学院街口有一家餐馆,虽然门面不大,但因该店供应的主要小吃品种蒸饵丝制作精细,风味独特,故每天都引得顾客盈门,几年间便声名大振。喜欢吃辣的顾客还可…..快来曲靖玩,我在曲靖等你
蒸饵丝,曲靖传统美食,味道香浓、风味独特。饵丝是云南传统美食,“蒸饵丝”则是曲靖独创,在明代形成了完整的技法和理念,之后不断丰富完善。
民间传说,明朝状元杨慎被贬到云南时,有一年春节英朋友邀请来到曲靖,晚上喝酒尽兴,未吃主食,第二天一早饥肠辘辘,四处找食,朋友遂将饵块切丝蒸熟,加上自制腌菜、韭菜等作料,拌匀递给状元,杨状元吃过之后赞曰:“这碗饵丝干香浓郁,有嚼头,蒸的好吃!”,从此就有“状元吃饵丝,连吃三大碗”之说,蒸饵丝的做法也在坊间传扬开来.....
曲靖的特色小吃有:蒸饵丝,烧饵块,黑皮子煮酥肉,酱水鱼,黄焖羊肉,辣子鸡,干锅牛肉,黄焖鸭,鳝鱼米线,豆浆油条,园子鸡,酸菜猪脚等,非常好吃的地方小吃。
曲靖的小吃有蒸饵丝、沾益辣子鸡、会泽稀豆粉、烧饵块、曲靖韭菜花
1、蒸饵丝
蒸饵丝是云南省曲靖市的一道特色小吃,曲靖蒸饵丝的主料为当地产的筒子饵块。它是用曲靖沿江、珠街一带产的优质稻米,按传统工艺加工而成的。该小吃可谓是中国独有的一道小吃,享誉大西南。
2、沾益辣子鸡
沾益辣子鸡是中国著名餐饮特产,是滇菜代表作,也是曲靖、沾益的宣传名片,产于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西平镇,有百年历史,因其选料精殊挑剔、制作道序复杂、味道辣香爽口而名震四海。较具代表性的是龚氏辣子鸡。
3、会泽稀豆粉
会泽稀豆粉是云南曲靖市会泽县著名的小吃稀豆粉,制作原料主要有稀豆粉、米线等。
4、烧饵块
曲靖人酷爱米制品,光饵块一样就有很多品种,筒状的,饼状的,丝状的等等。有一种饵块,做得很薄,形状是圆的,***般大小。这种饵块是专门拿来烧吃的,所以约定俗成称之为“烧饵块”,独曲靖所有。
5、曲靖韭菜花
韭菜花”是曲靖颇有名气的传统名特食品。据传,“韭菜花”的生产起源于清末,韭菜花是用新鲜韭菜花与芜蓝丝、辣椒混合在一起,经腌制而成的。因韭菜花味突出,故取名为韭菜花。
1、会泽大洋芋:味微香、适口性好
2、土八碗:由千张肉、八宝饭、酥肉、凉三拼、苦菜大肉、粉蒸肉、排骨拼腰果、三丝圆子组成,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3、都督汤:用洋芋泥、米汤、食用油等精制而成。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开胃健脾,老少皆宜。
4、茶叶拌豆腐:用优质绿茶和豆腐通过沸茶水涮后辅以红油、姜油、蒜油等调制而成,清香回甜、有清凉泻火之功效。
5、会泽稀豆粉
1.
店名叫做五龙壮乡-全锅小黄牛,在这里已经开始将近十年了,有的人从上初中吃到大学毕业回家工作,在整个曲靖名气都很大。
他家的干锅牛肉最出名,讲味道、讲生意,都是曲靖排名第一的,我有个高中同学,他说从初中到现在,至少来过50次,每次都是吃干锅。
他家的干锅撑起了曲靖的半壁江山,可以说曲靖所有的干锅加起来,也只有他家的卖出的量。
2.
曲靖这家面积不大,看上去环境很差的小饭馆,做出来的酸菜猪脚曲靖最酸最香最正宗的味道。
烧制好的猪脚,皮黄黄的,看上去很有食欲。
看看这猪脚肉,么么,真的太板扎啦!
3.晏三美豆浆
饵块里面搭配一只热乎乎的油条相当不错,再来上一碗甜美的豆浆;糯软的饵块烤的刚刚好,咬下去一嘴都是满满的香味爆口,其中放的“黑苏子”超级提味,外面的饵块、中间的作料、里面的油条,每一口入嘴后都有味道的变化,各种香味融会贯通,交错在一起,越嚼越香,吃下一份觉得整个人都快要饱了,可能是因为油条的油脂和分量很足。
作为一个行走的吃货,我在云南游荡了一个多月,把大大小小的城市都逛了一遍。曲靖虽然只呆了两天,但是这两天去都是为了吃,挑出三种我最爱吃,又具有当地特色的供大家参考一下。
1、蒸饵丝
在云南饵丝就和米线一样常见,曲靖比较流行的是蒸饵丝,蒸好的饵丝上放着猪肉酱、韭菜、葱花等调料拌着吃。
这也是曲靖当地人常吃的街边小吃了,口感甜软,有点糯米的口感,但是又不像糯米那么粘稠。感兴趣的一定要去尝尝哦。
3、臭豆腐焖牛肉
好像云南人挺喜欢臭豆腐的,原来在昆明吃了臭豆腐米线,后来在曲靖居然碰上了臭豆腐牛肉。那种香味与臭味的极致碰撞。用浓郁的酱汁再拌碗饭,简直了!
奈何在曲靖呆得时间不长,感觉很多美食都没有吃到,很是可惜。不过这也给了我下次再去的理由。如果大家有推荐的美食可以留言给我哦。
一个不是在吃,就是在寻找美食的人,关注我,分享更多美食路上的故事。
老字号砂锅饭
罗平砂锅饭
老三蒸饵丝
沾益辣子鸡
沾益龚氏辣子鸡(沾益店)
正宗棠梨湾酸菜猪脚
云南人家(迎霞店)
红星公社
志晖园圆子鸡(麒麟店)
一瓢香保山火瓢牛肉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zhaojin.com/post/8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