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美食 > 正文

四川作家笔下的美食,四川作家笔下的美食作品

  1. 杜甫诗歌里有没有写过什么古代的美食呢?

杜甫诗歌里有没有写过什么古代的美食呢?

杜甫,字子美。唐朝最伟大、最著名的诗人。祖籍湖北襄阳,后迁居河南巩县。出生时正值***盛世,35岁到长安求官 ,但考试不中,加之父亲去世,使他陷入困境,10年后才得到左拾遗的小官。48岁时弃官,携家来到四川,曾在成都花溪边筑草堂居住,57岁离开四川,漂流在湘鄂一带,59岁时去世。

杜甫虽然身遭不幸,却始终忧国忧民,以现实主义的态度,创作了许多不朽的诗篇,广泛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在诗歌中,涉及饮食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主要描述了当时尤其是四川众多的优质食物原料和美酒佳肴。其《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 》诗说:“鱼知丙穴由来美,酒忆郫筒不用酤。”丙穴鱼即雅鱼,学名称齐口裂腹鱼,盛产在雅安,是四川独特的鱼类。郫筒酒,也是四川特有的美酒。《青城山道士乳酒》诗说:“山瓶乳酒下青云, 气味浓香幸见分。鸣鞭走送怜渔父,洗盏开尝对马军。”赞美的是青城山乳酒。现在青城山 还根据道家的秘方酿制洞天乳酒和青城乳酒,色白如乳,气味浓香,与杜诗描写的风味相近似。二是描绘了当时精美的餐具,如著名的四川大邑瓷碗。他在《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诗中赞美道:“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亦可怜。”大邑瓷碗的质地美,白瓷胎薄,烧好后轻巧而坚实;声音美,敲起来悠扬悦耳;色彩美,洁白如霜,可爱至极。总之,杜甫虽然没有专门留意写饮食生活,但他的诗以饮食为描写对象,记载了较多的馔肴、美酒以及餐具,对中国饮食烹饪做出了贡献。

有啊,还很多。

四川作家笔下的美食,四川作家笔下的美食作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是描写***长安城外春游盛景的《丽人行》,其中有这么两句“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意思是“从翡翠蒸锅中端出了香气四溢的紫驼峰,晶莹剔透的水晶圆盘里,摆着新鲜肥美的白鱼生。”说的是钟鼎玉食。

《送王十五判官扶侍回黔中》一诗中,则有“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红鱼入馔来”的佳句。竹笋和江鱼,都是时令美味。光看诗句,鲜味便已跃然纸上。

杜甫对鱼似乎很是偏爱,诗词中屡有提及。

四川作家笔下的美食,四川作家笔下的美食作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中写道“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关于鱼生,又有“无声细下飞碎雪”的形象描写。甚至还作有专门的《观打鱼歌》,“饔子左右挥双刀,脍飞金盘白雪高。徐州秃尾不足忆,汉阴槎头远遁逃。鲂鱼肥美知第一,既饱欢娱亦萧瑟。”

不过壹周君印象最深的,还是《赠卫八处士》中那句“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在读到这句诗以前,韭菜这种气味辛烈的食物,在壹周君心中等同于洪水猛兽,从来不想主动触碰。被杜甫诗歌中的意象打动后,壹周君尝试着在某个春雨初歇的清晨,在祖父的小菜园悄悄割了一把极嫩的新发韭菜,用来炒鸡蛋,才发现真的是唇齿生香,满口都是春天的味道

四川作家笔下的美食,四川作家笔下的美食作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说起来,古代一众有名的诗人、文学家,都是壹周君的美食启蒙人。

跟着白居易学喝酒,“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跟着苏轼去田间***芥菜做。羹,“新春阶下笋芽生,厨里霜虀倒旧罂。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

跟着李渔吃蟹,跟着张岱发鲈鱼之思,跟着曹雪芹吃一盘油盐清炒枸杞芽。所谓生活的美学与诗意,皆始于食物。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

出自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两句诗也许你不熟悉,但是这首诗接下来的两句,你一定听过。那就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当时驼蹄羹,霜橙,香橘,都是代表着奢侈生活的食物。这首诗很长,其中的这一小段是用前两句的奢侈来反衬后两句的悲苦。

在下作为一个美食达人,今天不多谈诗词,着重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驼蹄羹。驼蹄羹是地道的唐菜。驼蹄羹味道鲜美主料是驼蹄。调料突出姜、葱、胡椒。佐以香菇等清爽可口的菜蔬。汁浓如乳。入口清香,回味不尽。据说改革开放后有人复制出了这道羹汤,现在是著名的陕菜。

杜甫好像对骆驼肉印象还挺深刻,在另一首诗里还提到了蒸驼峰。 那便是描写长安城外春游的《丽人行》,其中有这么两句“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这两句诗描写的是蒸驼峰和生鱼片

杜甫除了对骆驼肉印象深刻以外,对鱼好像也情有独钟。写过很多关于吃鱼的诗。如:

《送王十五判官扶侍回黔中》一诗中有:“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红鱼入馔来”。写的是竹笋和鱼。

《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一诗中有:“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关于鱼生,又有“无声细下飞碎雪”的形象描写。

《观打鱼歌》一诗中有:“饔子左右挥双刀, 脍飞金盘白雪高。”写的应该是双手持刀切鱼的过程。“鲂鱼肥美知第一,既饱欢娱亦萧瑟。”杜甫这次吃的鱼脍是鲂鱼做的,特别赞扬了鲂鱼的美味。

《汉州王大录事宅作》一诗中有:“近发看乌帽,催莼煮白鱼 ”写的是莼菜煮白鱼。

《白小》一诗中有:“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鱼。细微沾水族,风俗当园蔬 ”,说的是现在叫银鱼的一种小毛鱼。

杜甫诗歌中出名的一餐,该是他在卫八处士那里吃的晚餐: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其实也是很简陋的,刚自家后园子里刚剪下来的韭菜,叶子沾着雨滴,鲜绿可掬,那煮好的黄粱饭热气氤氲,“新炊”二字让人想到袅袅上升的香气。

 至于黄梁,他写过多次,另一次是跟侄子讨这种食物,不知杜甫为什么有能力把讨东西也写得非常理直气壮和诗意:

“白露黄粱熟,分张素有期。已应舂得细,颇觉寄来迟。味岂同金菊,香宜配绿葵。老人他日爱,正想滑流匙。”

黄粱熟了,应该分点给我吧?一定是舂得很细,所以到现在还没有送到。嗯,让我想像一下吧,园中葵是青青的,黄粱煮成的粥则澄黄澄黄,滑润微粘滑过我的汤匙。

还有一首,里面提到了另一种植物,藠,也称为薤。“盈筐承露薤,不待致书求。束比青刍色,圆齐玉筷头。”这次说的,是说自己还没写信讨要,你就给我送来了,送的是薤这种蔬菜,也就是藠头,说滚圆的藠头像玉筷子头

老杜写过的“槐叶冷淘”可能是最诱人的食物了。全诗如下:青青高槐叶,***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宰宛相俱。入鼎愁过热,加餐愁欲无。碧鲜俱照筷,香饭兼苞芦。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比珠。——— 《槐叶冷淘》)

那一年夏天,杜甫在四川夔州。这个地方没有水井,要以竹筒引山泉而饮;城郊常有野兽出没,居住的多是少数民族彝族。杜甫在那里开了四十亩柑园,找了一些当地的彝族人作仆。

槐叶冷淘就是当地的食物:将槐叶研碎磨汁,和面做成面条或面饼,煮熟之后再过冷河。 南方特别善长使用植物和米粉合作,比如我处于“南蛮之地”的家乡,也有类似的食物,朴枳和鼠壳的汁液和在米粉里,便成朴枳果和鼠壳果。

值得一提的是,夔州的鱼类并不少,杜甫说“苦厌食鱼腥”,不知是审美疲劳还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