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美食 > 正文

搞笑四川方言美食-搞笑四川方言美食***

  1. 咔饼是什么?
  2. 哈喇子都流出来了是什么意思?
  3. 四川大肠口头语?
  4. 吃起喝起是哪里的方言?
  5. 成都美食天府频道主持人?
  6. 成都的“姑姑筵”究竟是怎么样的一种宴席?

咔饼是什么?

所谓咔饼本应该叫夹饼,就是Q版的白面锅盔夹入粉蒸牛肉或粉蒸肥肠,主要四川乐山一带的牛肉咔饼,但乐山峨眉人不读“夹”,读“咔”,入乡随俗好,随着大众的叫法吃起来更能被美食同化。

咔饼是一种美食,外观像陕西的肉夹馍,但内部有馅料,包括酥肉、猪皮、粉蒸牛肉、粉蒸肥肠、黄豆花生海椒花椒面等。

口感酥脆爽口,外皮蒸出来像荷叶饼,最上面是一层花生和黄豆碎。肥肠处理得特别好,一点也不油腻,保留了肥肠专属的口感。

搞笑四川方言美食-搞笑四川方言美食视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咔饼,肉和饼的完美结合,是乐山的地标性美食。 咔字在四川话里是夹的意思,咔饼翻译成普通话就是夹饼;粉蒸肥肠或粉蒸牛肉,往破对开的白面锅盔里一咔,再来碗豆腐脑,这搭配与千里之外西安的肉夹馍配糊辣汤相似,特别是周至县那边粉蒸肉夹馍。

哈喇子都流出来了是什么意思?

哈拉子四川话是口水的意思。看见美食或者自己特别喜欢吃的东西,口水自然而然的流出来,人家就会笑你:流哈拉子了!哈拉子这种说法,在四川也不是通用的,有些地方不会这么说。川西那边还是会说,看见好吃的,口水子都流出来了,给普通话比较接近。

四川大肠口头语?

四川大肠是一道具有浓郁川菜特色传统美食,它的口头语是四川方言中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在四川人的日常生活中,吃大肠已经成为一种习俗文化象征。因此,四川大肠口头语也成为了四川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和社交场合的话题。这些口头语通常包括对大肠的赞美、品尝大肠的技巧、分享大肠的烹饪心得等等。通过口头语,四川人展示了对大肠的热爱和对美食文化的传承。无论是在家庭聚餐、朋友聚会还是餐馆点菜,四川大肠口头语都是四川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搞笑四川方言美食-搞笑四川方言美食视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吃起喝起是哪里的方言?

吃起喝起是四川方言,表达了对于美食的享受和追求。在四川地区,人们喜欢品尝各种美食,尤其是辣味食品,如火锅串串香等。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他们也注重与亲朋好友的交流和分享,因此吃起喝起也成为了四川文化中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符号。
此外,吃起喝起也有一种豪爽、大方、热情的含义。在四川方言中,常常用“吃得开”来形容一个人受欢迎、吃得开,表达了对于美食和生活的热爱和享受。因此,吃起喝起也可以被视为一种积极向上、乐观向前的态度和生活方式。

成都美食天府频道主持人?

201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的马丽,目前分别是四川电视台《天府食坊》和《美食现场》的主持人,作为美食栏目的美女主持人深受观众欢迎。据悉,马丽还是一名双语主持人,除了标准的普通话,马丽还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加上出生于成都,天生会说四川话的她,总能给现场带来意想不到的活跃气氛。

成都的“姑姑筵”究竟是怎么样的一种宴席?

黄敬临的姑姑筵

搞笑四川方言美食-搞笑四川方言美食视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红狼

  可怜我六十年读书,还是当厨子;

  能做得廿二省味道,也要些工夫。

  这是成都南门外陕西街老成都公菜馆 (姑姑筵)堂前的一副对联,一看就知道是一个厨子对自己的身世与心境所发出的感叹,有感伤、无奈,有***、自勉。正如联中所言“读书六十年”,此厨子非一般厨子,而是读书人出身。他就是姑姑筵的创始人兼掌勺人***临。

  ***临

  ***临(1873-1941),又名黄循,出生于双流县华阳镇(现天府新区华阳街道)名门世家。关于***临其人,《双流县志》中有一份很短的小传:“(***临)善烹调,常与徐氏门徒,同窗好友,诗酒酬酢。每遇珍馐美味,必探本溯源,亲自入厨,时日一久,遂成美食家,烹调手。”所谓“徐氏”,是指***临的老师徐炯。徐炯也是华阳人,乃成都“五老七贤”之一。***临少年时师从徐炯,后毕业于四川法政学堂。

  师出名门,***临练得一身才艺,喜诗文,擅对联,工书法,更喜欢厨艺。后中秀才,出钱买了个员外郎身份,供职光禄寺三年。因受慈禧太后赏识,赏以四品顶戴,故有“御厨”之称。

  ***临曾先后担任过射洪、巫山两县知事。只因不愿做军阀的走狗,也厌恶尔虞我诈的官宦生涯,他便弃政从商。一度时间,他在省立成都女子师范学校任过烹饪课教师,很受学生欢迎。他曾被好友推荐,补任荥经县县长。没想到,一年后,他乌纱帽不保。

  之后,赋闲在华阳家里的***临,与家人商议,打算重开饭店。妹妹觉得他不是块做生意的料,便开玩笑说他只能开“姑姑筵”。一听到“姑姑筵”,***临脑壳灵光一现,拍手叫道:“对啦,就叫姑姑筵!”

  成都博物馆里的姑姑筵场景

  姑姑筵,原为四川孩童常爱玩的一种游戏,类似于“办家家酒”。***临觉得“姑姑筵”这个名字,响亮而别致,虽俗且雅。其中包含了地域特色、民俗风情以及童真童趣。***临说干就干,他立马带上徒弟一干人,从华阳赶到成都,在包家巷开办起首家老成都公菜馆 “姑姑筵”,并亲自坐镇厨房。他将宫廷风味与四川风味相结合,潜心研究川菜的烹饪技艺,开厨艺学术化之先河。

  抗战时期,***临在重庆中营街开了一家 “姑姑筵”,后来迁到官邸林立的南岸开业。期间,国画大师徐悲鸿与他交好,最喜欢他做的菜,曾说:“将贵重原料制成美味不难,难在将平凡菜色做好。”

  ***临最为人所称道的,就是将价格低廉的普通食材,烹调成色香形味俱全的佳肴。比如,软炸斑指为徐悲鸿的最爱,每到必尝。此菜的原料为猪大肠头一部分,价格便宜。

  徐悲鸿

  对于老友徐悲鸿的光顾,***临便每每亲自下厨,做好此菜奉客。为了表示谢意,某次徐悲鸿则当场挥毫画了一幅画相赠,画的当然是马,***临视为珍宝。

  1941年秋重庆频遭日机轰炸,“姑姑筵”菜馆被迫歇业。1942年秋,受日机轰炸惊吓,***临卧病不治而亡,终年68岁。

  虽然***临只是年少时在家,多数时间在成都和重庆两地,但他对家乡影响却是很大,至今都有不少老人还时常提及他。尤其提到 “姑姑筵”,提到现在传统的川菜馆,都以为其烹饪方法,大多传承的是***临的技艺。

  寓厨于乐,***临在烹饪方面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他曾自撰的一副对联:

  学问不如人,才华不如人,只有煎菜熬汤,才能算我真本事;

  亲戚休笑我,朋友休笑我,安于捉刀弄铲,正是文人下梢头。

  如今,有几人知道姑姑筵,是***临借小孩所玩的游戏之名,把一些司空见惯的普通食材,为大众烹饪出一道道美味佳肴?***临就这样在不经意间,成就了享誉川渝两地的驰名川菜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