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美食很多,有臭豆腐,糖油粑粑,米豆腐,东安鸡、东安鸡东安县有名的一道菜,一般到长沙吃饭,到店子里都会点这道菜。
有辣味合蒸:腊肉腊鱼放在一起放蒸锅里蒸熟,放干辣椒粉姜丝、大蒜子、豆豉一起蒸,味道很好吃,是长沙的一道家常菜,都喜欢吃,很下饭,还有其它好吃的……。
三个地方各有特色。长沙有臭豆腐,糖油果果等。重庆与成都吃的口味差不多,重庆人早年就是四川人,后来是直辖市。重庆人比成都人更不怕辣,爱吃辣火锅,豌杂面等美
成都美吃除上述相同外,还有串串香,钟水饺,赖汤圆,麻婆豆腐,宫宝鸡丁,夫妻肺片…太多了不摆了。
重庆,成都的美食都是同宗同源,很多美食基本方式是一样的。但在细分一下,也有差别 分属川菜的3个流派(1、成都为中心的川西蓉派,2重庆为中心的江湖菜派,?川南泸州,宜宾,乐山,自贡等地的盐帮菜系)。
成都的美食注重包装,形象。重庆因为是码头文化影响,更注重实惠和口味,相对形象包装不太重视。口味上,成都相比重庆更清淡点,麻辣味更少点。成都人喜食兔,随便哪里餐馆都有兔肉卖。重庆人喜吃鱼,几乎每个区县都有自己特色的鱼,且口味不同。
二者各有千秋吧。。虽然同是辣 但重庆的是麻辣&油辣 这边一边说的就是“一碗菜,半碗油” 而成都的辣是干辣,没那么麻。。两边好吃的都不少 成都的钵钵鸡 麻婆豆腐是一绝,重庆的火锅和米线小面特别不错,还有糍粑块儿。。去成都的话吃完一条锦里一般程度的吃的就差不多了。。重庆的烧烤也很不错,还有烤脑花一类的挑战着你的味觉和胆量,好胆你就来~其实主要还是历史原因和地理差异造就了他们的不同,成都位于平原,重庆位于川东山区。。希望你能满意吧 有需要问的尽管继续。。
自古以来,成都和重庆,两座城市就一直被拿来比较,啥子都在斗,斗经济、斗美女、斗交通。成都和重庆的美食更是如此,作为一个资深吃货,你分的清成都小吃和重庆小吃的区别吗?
成都担担面VS重庆小面
1/11
同样是吃面,一个有汤一个没汤,口味上重庆小面更麻辣,而担担面的佐料更多!
砂锅冒菜VS砂锅米线
2/11
同样是吃砂锅,重庆人喜欢吃砂锅米线,而成都人喜欢吃砂锅冒菜,街边随处可见冒菜馆子。
酸辣粉VS肥肠粉
3/11
同样是吃粉,成都人爱吃肉料油爆的肥肠粉,重庆人爱吃加了臊子的酸辣粉,说起酸辣粉,确实还是重庆的口味正宗哇!
龙抄手VS老麻抄手
4/11
同样是吃抄手,成都人喜欢吃红油的,而重庆人喜欢吃加了摩多麻椒的重口味抄手。那酸爽~
麻辣烫VS冷锅串串
5/11
同样是串串,重庆人喜欢边煮边吃,而成都人喜欢煮好了端上来慢慢吃!
豆花饭VS豆花火锅
6/11
同样是吃豆花,重庆人喜欢吃刚刚做好的白豆花打蘸料,而成都人喜欢吃荤豆花,和到各种蔬菜肉一起煮。
芋儿鸡VS鸡公煲
7/11
同样是吃鸡,成都人喜欢吃冷锅芋儿鸡,绝城芋儿鸡在成都非常有名。而重庆人喜欢吃闷锅鸡公煲,又入味肉又耙!
蒜泥白肉VS夫妻肺片
8/11
同样是凉拌,重庆人喜欢蒜泥白肉,而成都的夫妻肺片可是闻名中外的!
糖油果子VS糍粑
9/11
同样是小甜食,成都的糖油果子基本上在各大著名景点都有的卖,而重庆的糍粑则是大街小巷都看的见!
烤鱼VS冷锅鱼
10/11
同样是吃鱼,重庆人喜欢吃烤的焦香的鱼再撒上丰富的佐料,而成都人喜欢吃冷锅鱼。
冒脑花VS烤脑花
11/11
同样是吃脑花,成都人喜欢冒来吃最后加佐料,而重庆人喜欢佐料和到脑花用锡箔纸包裹烤来吃,味道堪称一绝!
虽然成都跟重庆挨的那么近,但是饮食上还是有点差异的,各位吃货们,对比了成都和重庆的小吃,你们更喜欢哪个呢?
重庆美食和成都美食,有共性,区别也更大。如担担面,重庆解放前就有,成都也有,以挑担子,串巷子卖面。宫爆鸡丁,魚香肉丝……也是一样,这是共性。
区别在那?重庆人执着的很,饮食方面坚持民族特点,风味。一种菜形成了气候时,把功夫下在保持原味,做精做细。麻,辣,香鲜上做文章。如重庆火锅,小面,牛肉,肥肠,碗杂面,酸辣粉,山城羊肉粉等……(兑碗,油,盐,酱,醋,葱,蒜,姜,辣加多少比例,都有专人负责)。蒸,炖,煮,卤……都很讲究,用料配方,配什么菜,加多少汤,用多长时间等等,都有规矩,甚至家庭也是如此。因此,重庆这几十年,成长了,不少饮食行业的精兵,强将。如,有名的小天鹅为代表。秦妈,刘一手,还有陶然居,江津麻辣鱼,酸菜魚,江北一碗水水煮鱼,黔江鸡杂,万州烤鱼,歌乐山辣子鸡,长寿翘壳魚,乡村基(上市公司),小面50强。除此以外,还有食品方面,涪陵榨菜,[_a***_]挑片,怪味胡豆,津江花糖,永川豆鼓,陈麻花……等等,经久不哀,深受本地和外地游客喜爱!
因此,重庆饮食行业,贵在坚守,强在做精。才能保持一菜,一汤,一面,各有各的味道!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zhaojin.com/post/4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