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青花瓷主要产地有江西省的景德镇、福建省的漳州窑(包括东溪窑)和云南省的玉溪窑,还有一个越南的安南窑。
青花,中华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原始青花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第十名,大龙口高粱酒
是云南小曲清香型的典型代表,为易门三绝中的一绝
第九名,醉明月
云南最具代表的浓香型大曲酒
第八名,鹤庆乾酒
云南鹤庆三宝之一,据说创于明朝正统年间
第七名,云南铜锅酒
云南铜锅酒产自云南哀牢山,甜香醇厚不上头
第六名 云南老窖
云南酒的杰出代表,填补了云南无高档酒的空缺
第五名 云酒
产自云南昆明,三个系列产品遍布大街小巷
第四名 玉林泉酒
云南名酒,产自玉溪,但其历史源于三国时期
第三名 杨林肥酒
杨林肥酒,酒绿如玉,喝过的人都说好
第二名 兰益松小荞酒
云南民间公认的省酒,大至高端聚会,小到路边烧烤摊,都有它的身影。
第一名 云南自烤酒
昭通的包谷酒,禄劝的小锅酒,香格里拉的青稞酒,云南各地的自烤酒,yyds!
延祐型云南玉溪窑口元青花梅瓶,(1276-1348年),元代青花瓷的辉煌前夜,高37厘米腹径23厘米,底足13.5厘米,缠枝菊花,展翅飞凤凰,都是笔画神韵灵动,不用勾线成竹在胸,自由简约,一气呵成,瓶内壁结胎,元朝工匠手工制胎结体明显,几十年贮存酒液氧化包浆浓厚明显,底足酒液氧化麻仓土香气浓浓。
景德镇窑口至正型元青花瓷荷叶盖罐,高17厘米,贵在有款识,简化字"大元至正七年",(1347年),距今六百七十二年,皇帝,元惠宗孛儿只斤,妥獾帖睦尔,在位28年,元朝第十一位皇帝,釉色,画功纹饰狰狞凶残,符合元青花民窑瓷器标准。
元青花在民间遍地开花,可惜官方并不认同!剩下来,明青花瓷器,可能都价值过百万的,前题是货真!
1.明永乐青花霁蓝釉云龙纹碟,径口17.5厘米。
2.明宣德青花荷塘鱼澡纹茶壶座,径直9.8厘,高5厘米。
3.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碗, 径口14.6厘米。
元代青花瓷烧造地点除江西景德镇 窑外,还有云南省的建水窑和玉溪窑。
云南元青花瓷生产窑址现已发现玉 溪窑、建水窑、罗川窑等数处。
玉溪窑在云南省中部,在玉溪市区以 东3公里的囡囡山瓦渣地。其烧造年代上 限为至正晚期,下限为明永乐、宣德时期。烧制器物有仿龙泉青瓷和青花瓷两大类。
建水窑位于建水县城西北约3公里的碗窑乡张家沟一带,有旧窑、湖广窑、洪家窑、高堆窑、袁家窑数处。
建水窑青花是在青釉印花、划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历从素面、印花、划花到青花的过程。云南禄丰窑烧制青釉为主,兼烧铜红釉、青花器,时间相当于元末。大理州的凤仪、祥云、弥渡几处窑址主烧青釉和青花器,造型为碗盘等日用器,时代与玉溪窑相当。
元代景德镇烧制青花瓷器的窑厂,主要集中在湖田、***桥、珠山等地,其余有银坑坞,观音阁,曾家弄,塘下,历尧等处。
元代除了景德镇生产青花瓷,浙江的江山和云南有几处窑口也生产青花瓷。
浙江省烧制青花瓷的产地主要集中在江山县的江山窑,云南烧制青花瓷的主要窑口集中在建水,玉溪和禄丰。云南是仅次于景德镇青花瓷的中国第二大产地。
青花瓷是通过高温烧制的因为青花瓷是一种瓷器,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将瓷土经过多次筛选和淘洗,制成泥浆状,然后进入模具成型,待干燥后进行修整和打磨,最后进行高温烧制,一般在摄氏1200度以上,这个温度下瓷器达到良好的韧性和亮度,而且青花瓷需要进行一次釉下彩和一次高温釉面彩的烧制,才能呈现出蓝色的独特图案。
除此之外,青花瓷的烧制对瓷土的配方、制作工艺和技术水平要求都很高,因此也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中的一种珍品。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zhaojin.com/post/1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