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贵州美食 > 正文

贵州美食溯源-贵州美食溯源介绍

  1. 酸菜猪蹄起源于哪个地方?
  2. 贵州最早属于什么朝代?
  3. 贵州省A黔字的由来?
  4. 贵州人文历史?
  5. 贵州少数民族的祖先是哪些部落?
  6. 谁知道贵州黄粑的来历吗?

酸菜猪蹄起源于哪个地方

贵州省

酸汤猪脚的起源 酸汤猪脚起源于贵州省,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是当地居民以猪脚、酸汤等食材烹制出的一道独特美食。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演变,酸汤猪脚已成为贵州传统美食的代表之一

贵州最早属于什么朝代?

贵州的叫法最早出现在宋朝。

贵州美食溯源-贵州美食溯源介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公元***4年,土著首领普贵以控制的矩州归顺,宋朝在敕书中有:“惟尔贵州,远在要荒”一语,意思是:贵州地处遥远荒蛮之地,这是以贵州之名称此地区的最早记载。

宋宣和元年(1119年),朝廷为奉宁军承宣使知思州军事土著首领田佑恭加授贵州防御使衔,"贵州"才成为行政区划的名称。

但当时的"贵州"仅限于今贵阳一带。

贵州美食溯源-贵州美食溯源介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贵州最早属于春秋战国朝代

贵州铝土矿保有储量为4.24亿吨;磷矿储量26.95亿吨,占全国总量的40%以上;重晶石储量为全国的三分之一;金矿储量居全国第十二位,是中国新崛起的黄金生产基地

贵州建省虽然只有500多年,但是从文献资料提供的情况来看,贵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得更远。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当时在今贵州境内有牂牁(音zang

贵州美食溯源-贵州美食溯源介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ke)古国,并与中原有交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公元前221年后),贵州分属巴郡、蜀郡、黔中郡和象郡管辖。

“贵州”名称,始于宋朝(公元960—1127年)。公元***4年,土著首领普贵以控制的矩州归顺,宋朝在敕书中有:“惟尔贵州,远在要荒”一语,这是以贵州之名称此地区的最早记载。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设置贵州承宣布政史,正式建制为省。以贵州为省名。

贵州简称“黔”。今贵州的部分版图,战国时(公元前475—前221年)就属于楚国的黔中地方,地域面积在今贵州沿河榕江以东,包括铜仁地区黔东南部分县。秦王朝在此设立黔中郡。唐王朝(公元618—907年),在今贵州设黔中道,建黔州郡,设黔州都督府。贵州的历史总离不开一个“黔”字,代代相因,直至贵州建省。这就是贵州简称“黔”的由来。

贵州省A黔字的由来?

一些资料里说,“黔“这个简称,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黔中地,现在贵州沿河到榕江一线以东,在战国时期是楚国的黔中地,秦朝统一后在那里设立黔中郡,但其实无论哪个黔中郡,管辖地的主体都不在今天的贵州境内,郡的治所更不在贵州境内。所以,将贵州简称”黔“的由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黔中郡,不仅显得牵强,也缺乏说服力

唐时称贵州为黔中道,因此得名。

以境内部分地区历史上的行政辖地名称为以省、区名称的第一个字为简称的有贵州,以贵山得名。唐为黔中道;宋属夔州路;元属湖广行省;明置贵州土司,是为贵州得名的开始,后置贵州布政使司;清改贵州省,省名至今未变

贵州人文历史?

贵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新石器时代,便有人类活动的痕迹,如贵州发现的姥山文化、急水文化等。随着历史发展,贵州先后属于春秋战国、秦汉、三国、晋朝、唐宋、元明清等朝代,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如苗族文化、地方戏曲等,还留下了众多古建筑和历史文化遗迹。此外,贵州还是中华民族文化多元性的象征,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贵州少数民族的祖先是哪些部落?

贵州是中国少数民族聚集最多的省份之一,其少数民族祖先可以追溯到多个部落。其中包括苗、布依、侗、白、水、黎等部落。这些部落在古代曾经是独立的部落社会,有着各自的文化、语言和传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部落逐渐融合并形成了贵州地区多样化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这些少数民族祖先的部落传统和文化,如今仍然在贵州地区保留和传承着,成为了中国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谁知道贵州黄粑的来历吗?

提起贵州的粑粑,想必令不少人大开眼界。因为贵州的粑粑多达20多种,一般会出现在过节过年等重大节日中,而如今一年四季,如果想吃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当地人还会当伴手礼去送人,在喜庆的日子里赠送他人还可以增添美好的气氛。

贵州黄粑是很有代表性的一种粑粑,又名黄糕粑,人们喜欢直接叫黄粑多点,更为顺口。黄粑是贵州、四川等地非常有名的小吃味道甜甜的,小孩子比较喜欢吃的一种零食,甜甜又糯糯,闻上去是一种清香扑鼻。想必不少当地人的童年就是与粑粑为伴吧。

追溯黄粑的起源——三国时期与诸葛亮

黄粑的起源追溯到三国时期(184年-280年),当时的贵州还被称作夜郎。据说大名鼎鼎的诸葛亮当时正率兵平定孟获(公元225年),在夜郎国与那黔中洞主作战。

有一日作战下令大军乘势穷追蛮军上百余里,于是军中的火头军久等部队未归来,煮着的豆汁儿和米饭也不想浪费,本来就没带多少粮草,怎么办呢?

等到诸葛军师率军回来,一看这情形,只好命将士们把未用的豆汁儿与米饭掺和到一起,放到大木甑内加火蒸煮以保其不馊。等大捷而归的士兵回营,被这豆汁儿掺和过的米饭已足足蒸煮近两日,又累又饿的士兵们急忙分食。

谁料这米饭已成另一番模样,不但色泽黄润,而且味道甘甜香软,吃起来更有一番滋味,士兵们还以为是军师用来犒劳他们的美味,三下两下便让木甑见了底。

碰巧此情景被当地百姓遇到,又见此物如此美味,也仿此手法制作,一千多年世世代代延续了下来,这不,蜀南便又多了这么一道美味——黄粑。

黄粑最大特点——本色本味

黄粑一直以来也保持着传统的烹饪手法,虽然与四川等地的做法不太一样,但原料都是糯米和粳米。

贵州黄粑由于混合了黄豆浆汁的糯米饭,在密闭的木甑中经过长时间的蒸煮和发酵,分解出大量的糖分,而糯米饭的色泽也由白变黄,色泽晶滢红亮且味甜,同时也越发的香糯,着实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