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云南恐怖美食,那是让人不寒而栗,看到的第一眼,你会觉得这个东西也能吃?是的,接下来我讲介绍几种“云南恐怖美食”,我将它们做了一个排名,让大家开开眼界。
第五名:牛粪靠洋芋
一旦吃的东西和米田共搭上边,那就特别恶心恐怖了,但是洋芋放在干牛粪中烧烤,烤出来的洋芋特别香,比一般烤的好吃多了。
第四:撒撇
这是一种非常出名的风味美食,它由牛的一个肠里的苦水,然后再将其他的食材拌好加上苦水,当地人将其当成蘸料,听说还能清热解毒。
第三:酸蚂蚁蛋
酸蚂蚁是丛林中一种细长的黄蚂蚁,蛋白质忒别丰富,但是味道那酸爽,让人根本无法张口。
第二:各种炸虫子
近年来炸虫子这道美食大家都不陌生了,但是云南的炸虫子那是相当的可怕,什么虫子都能炸,有腿的,能飞的,都给炸了一遍,美其名曰补充蛋白质。
第一:血拌肉
名字看似无害,但是一看你就想吐。将肉煮熟,拌上生血,如此简单,外地人根本无法下咽。
其实云南人爱吃这些美食,都是因为这些美食能对身体带来极大的好处,去往云南的朋友,如果有当地人邀请你品尝,一定不要拒绝,因为这是他们待客的方式。
云南的特色美食真的是亮瞎眼,这种美食你吃过吗?我相信你已经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了!
在云南这就是少数民族们的一道特色美食,是不是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这是特大号的蚂蚱,在蚂蚱当中个头估计是最大的,蚂蚱归类为蝗科,称蝗虫,在全世界估计有上千种。在古代经常闹蝗灾,只要蝗虫过境。隐天蔽日,路过之处,庄家寸草不生。在古代估计缺少菜油,不然这么多蝗虫,拿来炸一炸也是一道美味。
不过蚂蚱在云南比较出名,在云南有句话叫做“云南十八怪,三个蚂蚱一盘菜”。蚂蚱做菜,在云南一些地方又叫“跳菜”。将收集到的蚂蚱带回家,用开水一烫,去掉翅膀,在锅里慢慢烤黄,烤到水分干涸,焦黄灿然的时候,加上香油,花椒调料,黄生生的蚂蚱,便透出诱人的香气。
牛撒撇
简单讲,就是牛胃里没有完全消化的东西。制作方法为:
在杀牛前一个多小时,给牛喂一些傣乡特有的野草——五加叶和香辣蓼草。五加叶因为周边长刺,所以也叫刺五加,是一种清凉、味苦的中草药。香辣蓼草叶型似辣椒叶,味道又辣又苦,具有杀菌的功效。
牛开膛后,把牛肚洗净,放在开水里烫两分钟,捞出来后快速刮洗干净,切成条,然后放佐料;从牛胃里取出初步消化的草汁,跟牛肚拌在一起,再加上其他佐料:小米辣、花椒面、花生末、八角、草果面、味精、盐;再放一些新鲜的切细了的五加叶和香辣蓼草,拌上从山里***来的野香葱——牛撒撇就制成了。对了,还要加上另一种你无法想象的东西:牛的小肠里的一种很苦的汁水。加了这种苦水的牛撒撇才是风味最地道的牛撒撇!
牛撒撇的气味很特殊,有一种野草混合着泥土的芳香。闻到这种气味你会联想到躺在草地上放牛的情景,或是感受到一种清晨去草地上散步时的气息,而决不会想到吃的上面去。
牛撒撇的颜色别具一格:绿绿的,带点枯黄。乍一看,象一盆子秋天刚从地上扫起来的、还没来得及发黄的落叶。
要把这种东西吃进嘴里,确实得有点第一次吃螃蟹的勇气。当你皱着眉,苦着脸,吃下第一口牛撒撇时,正象大暑天渴极了喝进一瓶冰镇汽水那样,一股辣味—不,据说是一股苦味从鼻腔直冲脑门,顿觉心清气爽,暑气全消,但笔者确实不敢尝试。
云南有道叫萨米的菜,别说让我吃,我看着都恶心,就是用生猪肉用棍子敲成肉泥,加点盐放香菜末或折耳根生拌吃。我觉得真的是黑暗料理。看着他们吃我心里都难受,所以我觉得这就是云南最恐怖的食物。
你眼前的恐怖美食,都是云南人最爱的盘中餐……
云南人爱吃,绝对不输于隔壁的隔壁的隔壁的广东人,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海里游的……前方高能,重口味的人拭目以待!
油炸蚂蚱打头阵~炸蚂蚱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飞黄腾达”,蚂蚱可是高蛋白的美味呢!
俗话说秋后的蚂蚱跳不起来,待收完稻谷以后,云南这边都要放把小火烧烧田地,火一过躲在地底下的蚂蚱们就蹦出来了,抓回家后往开水里一烫,美味!
蚂蚱来了,蜂蛹哪里能少?
拿着火把熏蜂巢,完了成年蜂跑了,剩下刚成型还不会飞的幼蜂和蜂蛹,拿回家一只只从蜂巢里抓出来,油锅里那么一过,自己脑补滋味。
比起以上的毛毛雨,重口味来了,油炸臭屁虫,听起来就很有劲是不是?
别看它又黑又恶心,下了油锅以后那么一炸,下酒的好菜啊!可以用来泡酒,还可以治病!
花蜘蛛,学名大腹圆蛛,生长在高山丛林间,本地还说:“一只蜘蛛,十只蚂蚱。”
意思是吃一只吃蚂蚱的蜘蛛,就相于吃了十只蚂蚱了。
捉了那吃蚂蚱的蜘蛛,放在油锅里煎,香喷喷地出来。
爱上吃虫子,是受闽南“沙虫”的蛊惑,脆嫩脆嫩的沙虫,可以说是黑色料理的代言人之一。
西双版纳的村民大多有砍竹虫吃的习惯,每年进入夏季和秋季,就是西双版纳当地人“吃虫子”的季节,这时你无论走到任何一个农贸市场和餐馆,都可品尝到营养丰富、香脆可口的油炸竹虫。
最后,来说说最为正常的——蚂蚁!
保山,一直在壹周君心中就是自然原生态的代名词,保山的咖啡最为精致,保山的美食脑洞也是很大的。
酸拌蚂蚱卵凉拌蚂蚁蛋在傣家是一道传统昆虫名菜,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不过,蚂蚁卵也是相当难得。
能吃上,也算是吃货的口福了!
云南的过桥米线,臭豆腐米线,建水的豆腐,建水烧烤,宜良烤鸭,呈贡的豌豆粉,砂锅米线,小锅米线, 通海甜白酒,新平腌菜,腾冲饵丝,冲大救驾,青龙过海汤,稀豆粉,豌豆粉,腾冲豌豆粉,寻甸干巴,大理汽锅鸡,弥勒卤鸡米线,曲靖蒸饵丝,会泽大锅炸洋芋,丽江粑粑,丽江腊排骨,宣威火腿,菊花过桥米线,大理喜洲粑粑……
滇菜, 深藏不露
先来说几个历史记载过的给大家看看:
大救驾——永历皇帝的救命晚餐
过桥米线——爱情、亲情一线连的名典
汽锅鸡——护国起义的出征宴,1***2年周总理接待尼克松的的国宴之一
饮和食德——宣威火腿天下香
.......
滇菜一直以来崇尚“吃绿色、吃天然”
春天吃花,夏天食菌,秋天食果,冬天食菜,这让中国很多地方的人来说,甚是羡慕
所以,滇菜以“吃菌、吃花、吃虫、吃药膳、吃果蔬、品民族风情”而著称
奢华的大自然美味
[_a***_]宴
至于,为什么滇菜没有进入中国“八大菜系”,得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滇菜的四个典型特征:
民族风味浓郁,特色鲜明:生活在云南的少数民族众多,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多年来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饮食特点,想统一和规整,有难度。
味型独特:受千百年的物产、气候、民族结构及食俗是影响,形成众多独特的味型。这些独特的味型多繁杂,未必能够适应普遍大众的需求。
取材广泛而特殊:云南有“动物王国”和“植物王国”的著称,食材的选取“奇特”。“绿色的都是菜,会动的都是肉”的选材标准,让很多人“毛骨悚然”,表示“难以接受”。
烹调技法多样,古风犹存:烧、烤、生食及器皿的使用,很多少数民族保留了传统的技法及器皿,如竹、陶、瓦、木、叶延用至于,对大部分人来说,也表示“不能接受”。
技法多样、食材广泛的孔雀宴
历史及地理环境的渊源
云南在古代是少数民族为主的地区,汉族基本是外地流放或迁徙过来的少数族群,在烹饪上没有自己的传统和个性,而少数民族特有的烹饪方法又不被普遍接受。
云南地处边陲,以前的交通,信息都不发达,所以滇菜很难传播和发展出去。
滇菜所用的食材都讲究自然及原生态。很多食材只有云南的气候才能有。
以上两个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云南菜的组成复杂,各地风味不同,口味独特零星,稀奇古怪,既不能融入中原汉族文化,又难以梳理成一个脉络体系。
虽然滇菜没有中国菜系之位
但其新奇及神秘之处却使其大放异彩
云南就是想饱尝人间百味的冒险家、背包客和吃货的向往之地
云南欢迎您,滇菜等着您!
关注我,在文字与美食中感悟人生!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zhaojin.com/post/10686.html